您好,欢迎光临忠县希友麻 将机专卖店!
客服中心
徐经理:
胡适:勤劳奋斗的民族决不会做的信徒
2013-11-26 13:09:37

1926年,胡适有一次欧美之行。在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美国期间,胡适曾到多个家庭做客拜访,看到了一些新情况。新情况之一,就是我们的“国戏”。

  此前数年,胡适在国外期间,曾看到过此“国戏”在东、西洋的传播胜景:“前几年,牌忽然行到海外,成为出口货的一宗……有一个时期,竟成了西洋社会里最时髦的一种游戏,俱乐部里差不多桌桌都是,书店里出了许多种研究的小册子,中国留学生没有钱的可以靠教吃饭挣钱。欧竟发了狂热了。”对此种情形,胡适讽刺说:“谁也梦想不到东方文明征服西洋的先锋队却是那一百三十六个军!”(《胡适文存》三)

  仅仅几年光景:“这回我从西伯利亚到欧洲,从欧洲到美洲,从美洲到日本,十个月之中,只有一次在日本京都的一个俱乐部里看见有人打牌。在欧美简直看不见了。”

  胡适此次还看到了曾经盛况的证明:在美国朋友家里,他常常见到有牌盒子在室内陈列,有几家还有两三副之多。这些盒子外面大都有雕刻,装潢很精致,显示了当时主人家对这些中国“国戏”的喜爱程度。但是,这确实已是“过去式”了。因为胡适到这些家庭,从不见主人或主妇谈起:“他们从不向我这位国的代表请教此中的玄妙!”胡适感叹:“在西洋已成了架上的古玩了;的狂热已退凉了。”

 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?胡适代家说出:“这是我们意想得到的。西洋的勤劳奋斗的民族决不会做的信徒,决不会受的征服。只是我们这种好闲爱荡,不爱惜光阴的‘精神文明’的中华民族的专利品。”

  这种大量耗费时间的玩意儿,怎么就成了“中华民族的专利品”?你胡适得说说清楚。胡适正要说。他以为:起源于明朝晚期的一种名为“马吊”的纸牌。经过考索,胡适认为:“马吊在当日风行一时,士大夫整日整夜的打马吊,把正事都荒废了。所以明亡之后,吴梅村作《绥寇纪略》说,明之亡于马吊。”倘若明亡的原因真的如此,或者有相当成分如此,那么胡适的考证并不能算多余。

  这种马吊,据胡适研究,经过数百年的演变,由四十张变成了每样五张的纸牌,再往后,又成了每样四张的牌……“越变越繁复巧妙了,所以更能迷惑人心,使国中的男男女女,无论富贵贫贱,不分日夜寒暑,把精力和光阴葬送在这一百三十六张牌上。”面对这样的情状,有科学精神的胡适算账了:“平均每四圈费时约两点钟。少说一点,全国每日只有一百万桌,每桌只打八圈,就得费四百万点钟,就是损失十六万七千日的光阴,金钱的输赢,精力的消磨,都还在外。”

  “我们走遍世界,可曾看见哪一个长进的民族、文明的国家,肯这样荒时废业的吗?一个留学日本朋友对我说:‘日本人的勤苦真不可及!到了晚上,登高一望,家家板屋里都是灯光;灯光之下,不是少年人跪着读书,便是老年人跪着读书,或是老妇人跪着做活计。到了天明,满街上,满电车上都是上学去的儿童。单只这一点勤苦就可以征服我们了。’”

  胡适接着说:“其实何止日本?凡是长进的民族都是这样的。只有咱们这种不长进的民族以‘闲’为幸福,以‘消闲’为急务,男人以打为消闲,女人以打为家常,老太婆以打为下半生的大事业!”胡适走过的国家多,所以有资格说出这样的话。虽然这话在今天听来还不大顺耳。

  在东西方的文化对比中,胡适是常常站在西方文明一边,批评中国的一些固有陋习。这在今天看似乎有些偏颇。可从实际看去,这类“国戏”,至今在中华大地盛行不衰。到了晚间,大街小巷,满是灯火通明的摊铺,这还不算楼堂馆所隐秘处,拉起网线的电脑上……一面是庄严的劳作,一面是奢靡的金钱时间的耗费。珍贵的生命过程,居然很大部分被这“军”占据挥洒,比诸东、西方兴盛一时,迅即败落的事实,实在可以认真思考。还可以注意的是,胡适此次出洋,距今已近百年。在西方,当时已经悄然消歇,可今天的中国大地,“国戏”依然一片蓬勃灿然……